一直以来,我学东西都很快。中学期间,我考试前很少复习,却能考得很好。到了大学,我的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。不过,我并不是那种埋头苦读,争分夺秒的学生。实际上,我花在功课上的时间比一般人更少。
有一次,我参加化学竞赛。事先我不知道要竞赛,老师直到临考前才通知我,而考试的内容又是我不熟悉的,课堂上根本没有学过,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交卷,不过我只花了40 分钟就离开了考场,因为我想及时赶上吃中午饭。
结果怎样?我得了第一名以及400美元的支票。你一定会问难道你是个天才?其实这正是我按照整体性学习策略学习的结果。读完这个系列,你也会取得同样的结果。
自学占据了我的主要学习时间。我自学了多种编程语言,以及商务知识和各种学习技巧,我的书架上放着最近两年里阅读的数百本图书。我还抽空学习了动漫设计、作曲等等知识。
一句话,学习对我来说总是那么轻松。
读及此时,你会认为我傲慢、自大。若是从前,我同意你的看法。但是现在,我注意到自己和那些比我更聪明的人之间的区别,并不是聪明的人就一定学得快、学得好。
聪明人在学习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技巧,有些人意识到这些,大多数则是无意识地应用,不同地策略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。
我把这些不同的策略综合在一起,形成了整体性学习。之所以称之为整体性学习,是因为它教你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一些事实,记忆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,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学习。高智商者并不认为学科之间的界限那么清晰,他们喜欢将知识视为整体,也容易将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知识相联系。
通过整体性学习,聪明人能够很快地整合新知识。尤其重要的是,这样学到的知识很牢靠。他们是真正地“获得”了知识,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远,而不仅仅限于这里所说的。
有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上面的观点:
很久以前,有个学生物理课学得很好,一次考试,所有问题都答对了,只有一道题,老师给了很低的分数,这道题目是问“怎样用一个气压计测量建筑物的高度?”。
学生的回答是:“去建筑物的顶上,将气压计扔下来并开始计时,直到听到砰的一声,再通过重力加速度公式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。”
出题者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利用所学的气压知识计算建筑物的高度,因为从学生的答案中看不出来他懂得气压知识,所以老师没有给他高分。
学生找到老师,对低分表示疑异。老师说,只要他能再想出不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,就给他高分。
学生稍稍思考就回答,可以用气压计敲开建筑物主人的门,当主人打开门时,问他“请问,建筑物的高度是多少?”。
老师沉默了一会,问“你还有其他办法吗?”,学生说还有很多,比如用一根长线绑着气压计,通过线的长度测量高度,或者将线当作钟摆,通过钟摆的运动来计算建筑物的高度,等等。
老师最终决定给予学生满分。故事中的学生就是年轻的波尔,以后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,后来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而闻名于世。
波尔不仅知道怎样得到答案,而且对问题的观察更为全面,不局限于所学的某个知识。
现代魔法 推荐于 2013-02-27 10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