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对Android进一步学习之前,要对Android应用构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。Android应用程序由4个模块构造而成:Activity、Intent、Content Provider、Service。本文将介绍第一个内容:Activity。
Activity是最基本的模块,一般称之为"活动",在应用程序中,一个Activity通常就是一个单独的屏幕。简单理解,Activity代表一个用户所能看到的屏幕,主要用于处理应用程序的整体性工作,例如监听系统事件,为用户显示指定的View,启动其他Activity等。所有应用的Activity都继承于android.app.Activity类,该类是Android提供的基层类,其他的Activity继承该父类后,通过父类的方法来实现各种功能。
Activity 生命周期图如下:

在android中,Activity拥有四种基本状态:
1、Active/Runing一个新 Activity 启动入栈后,它在屏幕最前端,处于栈的最顶端,此时它处于可见并可和用户交互的激活状态。
2、Paused 当 Activity 被另一个透明或者 Dialog 样式的 Activity 覆盖时的状态。此时它依然与窗口管理器保持连接,系统继续维护其内部状态,所以它仍然可见,但它已经失去了焦点故不可与用户交互。
3、Stoped 当 Activity 被另外一个 Activity 覆盖、失去焦点并不可见时处于 Stoped状态。
4、Killed Activity 被系统杀死回收或者没有被启动时处于 Killed状态。
当一个 Activity 实例被创建、销毁或者启动另外一个 Activity 时,它在这四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,这种转换的发生依赖于用户程序的动作。
如上所示,Android 程序员可以决定一个 Activity 的"生",但不能决定它的"死",也就时说程序员可以启动一个 Activity,但是却不能手动的"结束"一个 Activity。当你调用 Activity.finish()方法时,结果和用户按下 BACK 键一样:告诉 Activity Manager 该 Activity 实例完成了相应的工作,可以被"回收"。随后 Activity Manager 激活处于栈第二层的 Activity 并重新入栈,同时原 Activity 被压入到栈的第二层,从 Active 状态转到 Paused 状态。例如:从 Activity1 中启动了 Activity2,则当前处于栈顶端的是 Activity2,第二层是 Activity1,当我们调用 Activity2.finish()方法时,Activity Manager 重新激活 Activity1 并入栈,Activity2 从 Active 状态转换 Stoped 状态,Activity1. onActivityResult(int requestCode, int resultCode, Intent data)方法被执行,Activity2 返回的数据通过 data参数返回给 Activity1。
非用户行为把activity不可见的时候,例如电话忽然来了==
/** * 重新创建恢复缓存的数据 */ @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toreInstanceState(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) { Log.i("onRestoreInstanceState",savedInstanceState.getString("name")); super.onRestoreInstanceState(savedInstanceState); } /** * 被摧毁前保存缓存的一些数据 */ @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aveInstanceState(Bundle outState) { outState.putString("name", "简明现代魔法"); super.onSaveInstanceState(outState); }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nowamagic.net/librarys/veda/detail/1503,欢迎访问原出处。
大家都在看